【2014年11月5日】最近上映的電影《屍城》是由我台灣的好朋友錢人豪執導,監制陳嘉上亦是我認識多年的朋友,錢人豪導演同我一樣都是出身漫畫界,也寫過不少小說,是個多媒體創作人,所以他對自己創作的電影有不少想法,一直希望電影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產品,這次電影《屍城》由「太陽娛樂」投資,同步推出《屍城》電影小說版及手機遊戲。
美國電影授權費高票房兩倍
近年經常有電影人找我合作,希望利用電影品牌衍生其他周邊產品,其實這種商業模式,在美國已經十分成功,2003年美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10億美元(約800億港元),但電影衍生品牌授權費用比票房高達兩倍;2013年,中港台的電影票房200多億人民幣,但衍生品收入幾乎是零,所以這幾年內,開始有些針對電影的衍生品的公司成立。
版權不完整礙華語電影發展商品
幾年前,在「香港電影發展局」組織下,我參加了台灣「金馬獎頒獎禮」,同時間也在「電影跨媒體座談會」中發言,內容主要是談及電影衍生品在開發上的困難。2003年,我公司曾經和「英皇電影」合作過兩部電影,我們將那年香港華語票房冠軍《千機變》改編成為網絡遊戲,藉Twins當時的人氣,產品總算有盈利,之後也繼續合作電影續集《花都大戰》,有了這兩次經驗,終於明白為何華人的電影衍生行業一直不能取得較成功的結果。
主要原因有三點:第一是電影版權問題,好多電影版權都不完整,劇本可能由某編劇大師負責,所以故事不能夠完全使用,背景音樂可能同某唱片公司合作,如果遊戲要使用又要另外付費,明星肖像權屬於不同經理人公司,又可能要另外申請,整個電影的授權,最終能夠授權只有電影名稱。
第二是時間,電影公司開始洽談衍生品時,都常會在電影開始宣傳時間,另外有些只在策劃中,還未知何時能夠上映,連內容也要保密。第三點是授權費,電影公司只希望一次過收到一筆衍生品授權費,以當年電影《無間道》的受歡迎程度,遊戲授權費亦只有50萬港元,中國大陸破十億票房的電影《大鬧天宮》,遊戲授權費亦只有百多萬人民幣而已,對於一部投資數千萬的電影,他們對數十萬的授權費興趣不大。
需分工合作與花時間培養
個人認為,電影衍生品在華語市場是大有可為,不過需要用時間去培養市場,而產業營運商亦不能過度迷信電影的影響力,每個領域都是一門專業,小說、遊戲、周邊都需要自己的生命力以及經營技巧,電影影響力應該控制在10%之內,亦即是說90%要靠衍生產品本身質量,分工合作及用時間去培養電影衍生市場,缺一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