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財叔》誕生之時,是香港漫畫行業的低谷,失去了一向依賴的星馬市場;後來《財叔》的成功,開拓了本地的漫畫市場之餘,它的規格及模式,也成了其他主筆的模仿目標。由於舊式連環圖畫十居其九是古裝的,題目又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傳奇故事,即使主筆有意轉換畫風,也很難一下子成功的,所以最先能夠跟隨許冠文編寫「新派連環圖」的,只有三人:上官小龍、上官玉郎,以及伍寄萍。
上官小龍寫的第一本「新派連環圖」,是改編自暢銷小說的《女俠黃鶯》,當時脫離了「中國出版社」,轉而交予上官小強父親陳益明的「聯華印刷廠」出版,不過反應只屬一般,銷量三四千書。
上官玉郎當時以「何日君」的筆名,同時交稿給三家公司:大部分稿件是替「聯華印刷廠」所寫,培養了他和榕叔一對「黃金組合」;替「譚記書局」寫《飛俠黑蝙蝠》;賣給「保光出版社」黃老闆的則只有一本《小飛俠》。
伍寄萍替「聯華」寫的一套《童子軍》十分暢銷,卻因以辭職作威脅,想向公司爭取更大福利,陳益明於是聯絡上官玉郎續寫。上官玉郎寫的《童子軍》比原作更佳,銷量更好;伍寄萍也自行出版《童子軍》一書,反不及上官玉郎的版本好賣。﹝樹大招風,該漫畫後來收到香港「童子軍」去信投訴,而改名作《兒童軍》繼續出版。﹞
「保光」黃老闆初沾手出版事業時,我應大概是十五六歲左右吧。黃老闆很想上官玉郎多替他寫稿而不可得,轉而向上官小龍提出厚酬,最後上官小龍便全職替黃老闆提供作品。我的「配字」技術,便是在那個時期因為工作上有需要,而苦練得來的。
我從小看《明報》便喜歡看倪匡以「沙翁」作筆名寫的散文及金庸寫的社評。我並非對文字本身著迷,閱讀興趣要視乎內容而定;我的寫作風格平順易讀,很可能也是受到倪匡的影響。
上官小龍當時交給黃老闆的畫稿,第一套是《飛俠金絲貓》,和上官玉郎的《黑蝙蝠》一樣,根本都是蛻變自外國漫畫《Batman》,那書銷量比前作《女俠黃鶯》略高,但仍難與《黑蝙蝠》比肩;後來的多套作品,銷量亦只一般。直至《飛女正傳》的出現。
《飛女正傳》的面世,簡直石破天驚,也是上官小龍畫壇生涯的轉捩點。出版了只幾期,《飛女正傳》的銷量由普通的六千書,躍升至三萬!這作品靈感何來呢?上官小龍和黃老闆事後都說是他們想出來的點子。我懷疑過,這書是受到蕭芳芳主演的同名電影的啟發,但《飛女正傳》的電影是一九六九年才上映,時間上似乎對不上榫,或者,漫畫受占士甸更早前的電影《阿飛正傳》影響的機會大一點。
到底《飛女正傳》這漫畫成功原因是甚麼,眾說紛紜,難有定案,不過故事以三個不同性格少女在社會打滾,與壞人周旋,卻成了一個固定的故事模式,就算以後黃玉郎的《龍虎門》及我的《李小龍》,都採取了類似的角色組合。
我們交稿給黃老闆出版,合作了兩三年,漫畫行業忽然沉寂了下來,上官小龍亦減產了。
當時市場上仍站得住腳的,除了集全港漫畫精英合繪的《漫畫世界》月刊外,就只餘下許冠文的《財叔》及上官玉郎的作品,全行奄奄一息。